编者按:
“以伟人为镜,颂时代新风”,历届周恩来班已成为黑河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周恩来班”的命名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立公增能的自觉性,在完善班集体建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学生工作部现推出黑河学院第五届“周恩来班“提名班级风采展,分享各班在学习恩来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引导全体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为“知中国,服务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通信1班|传承伟人精神,点亮理想之光
基本情况
2021级通信工程1班隶属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人数31人。
曾荣获2022年度和2023年度黑河学院“五四红旗团支部”、2022年度黑河学院“先进班集体”、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周恩来班”、2021年辛亥革命主题班会荣获三等奖、2022年度和2023年度5.25心理活动月主题班会二等奖,2024年度5.25心理活动月主题班会三等奖。
从入学至现在,班级目前已经建立起属于自己班级的公众号,开展“知周学周主题班会”“周恩来诗歌朗诵会”“周恩来读书分享会”“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周恩来班”主题活动。
先进事迹
1.提升自己,不锻炼就新本领
目前21级通信1班已有多名同学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和荣誉。
班级同学在“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信息通信工程实践赛荣获省级及以上奖励的共13人次。
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的共3人次。
在黑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的共4人次。
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的共4人次。
在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的共3人次。
在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的共1人次。


2.身在最北方,心系党中央
截至目前,21级通信1班一直身在最北方,心系党中央。
彭玉妙同学,李子强同学,张梦禹同学已经被党组织确定为中共预备党员。
孙金龙同学,袁靖怡同学,段辉同学已经被党组织确定为党的发展对象。
班级同学积极学习青年大学习,多次蝉联院级青年大学习优秀学习班级。


3.团结一心为集体,共同创造新方向
21级通信1班自开班以来一直在学院和辅导员带领下不断进步。班级干部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创新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班级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班级同学团结一心,以班级干部和班级优秀学生带动班级其他同学,共同学习进步发展。


4.投身志愿,我们在行动
21级通信1班多名同学曾在疫情时期主动请缨,挺身而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并且也有同学在当地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也正是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的点,才汇聚出这样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并且班级多人参与献血活动。
班级未来工作展望
通过周恩来班的开展,班级同学现在已经团结一心,励志做有理想有敢担抱负当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未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通信工程1班将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热烈的青春回馈师长,回馈父母,回馈学校,回馈祖国。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科技2班|大仙秉承高鉴,公烛无私光
基本情况
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21级科技2班成立于2021年9月,班级人数39人,团青比31:8,其中20人提交入党申请书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为电影剪辑配音,善爱我主题班会,运营“ 科二的浪花”抖音号 结合班级实际定期分享班级同学的日常,同学可以在这里展示最美的自己。
先进事迹
1. 燃烛教育,点燃希望
同学们以“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为宗旨,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多名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决策部署,主动请缨、逆行而上,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多名学生被授予 2021 年校园疫情防控“优秀学生志愿者”荣誉称号,向大家传递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正能量。
2. 同舟共济,齐心协力
一支经过全班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的学生干部队伍,任劳任怨,热情工作。班委、团委分工明确,每每遇到不同的工作都能有条不紊的运作,井井有条地处理。他们积极维护着班级氛围,开展各式各样的班级活动。在学习和竞赛中,同学们紧密团结,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无论是学业竞赛还是团体项目,他们总能以团结协作的精神,攻坚克难,取得优异成绩。
3. 砥砺前行,勇攀高峰
在创新创业方面,同学们更是勇攀高峰,不断追求卓越。他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学术论坛等活动,勇于尝试,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班级团结协作、奉献爱心、勇攀高峰的优秀品质。
班级未来工作展望
首先,将以大贤秉高鉴的精神为引领,以学习先进事迹为榜样。通过每日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将追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责任,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在学习中,将不断追求卓越,勇攀知识高峰;在生活中,将秉持谦逊与诚信,与他人和睦相处,传递爱与温暖。
其次,将公烛无私光的品质贯穿于班级合作与团结之中。在未来的工作中,将携手并肩,相互支持,共同前行。无私奉献、相互帮助将成为班级的共同信条,每一位同学都将成为他人的明灯,照亮彼此前行的道路。在困难面前,将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在成功背后,将共同分享,共同成长。
最后,以实际行动践行未来工作展望。通过班级活动、志愿服务、学术竞赛等各种形式,把这份“周恩来精神”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未来的工作中,展现出“周恩来精神”的风采和品质。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学识和无私的奉献,书写“周恩来精神”未来的辉煌篇章。
教育与科学学院学前教育1班|继恩来之志,扬崛起之意
基本情况
教育科学学院2021级学前教育1班获评校级优秀周恩来班级提名班级。该班级组织建设健全规范,严格执行团支部推选的相关程序,在班主任宋丽丽、辅导员李岩松的指导下,班级完成了整个团支部的组织建设。
目前班级35人,团干部4人,其他班委6人,5名中共党员,6名中共预备党员,20名团员,20名入党积极分子并参加团课学习。自2021年启动第五届周恩来班级建设开始,班级成立周恩来班创建小组,并制定相关创建计划,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坚持按照计划执行。
在周恩来班创建之初,班级成立周恩来读书小组。在创建过程中,班级依托教育科学学院特色,传承红色基因,奋进伟大时代,开展系列“知周学周”活动。利用课余开展时间伟人故事分享会,感受伟人精神等系列主题活动,同时依托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恩来精神主题班会、团支部相关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在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帮助学生成为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杰出人才,不断激发创新潜能,鼓励勇于担当,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为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先进事迹
1.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是周恩来总理年轻时的宏伟志向。“春雨绵绵入心田,育英才于无声处”,周恩来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他们锐意进取、勤学不辍、深思笃行、勇攀知识高峰,每一份努力都在默默中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既塑造着他们的人格魅力,也推动着他们不断向前,共同铸造坚不可摧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面对挑战与困境,他们从不言败,而是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课堂上,他们争相发言,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课后,他们埋头苦读,用勤奋的汗水浇灌梦想的种子;活动中,他们踊跃参与,以实践丰富自己的阅历。他们的每一次努力都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在专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更在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展现了卓越的风采。他们身上流淌着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梦想的执着。他们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在时代的洪流中勇立潮头,成为新时代的楷模和榜样。



2.传承恩来精神,践行嘱托再出发
班级积极响应动员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通过活动展现协作精神,磨砺个人品质,汲取智慧与灵感。这不仅极大地充实了大家的课余时间,同时也提升了大家的综合素质,更展现了当代青年的风采与活力,在实践中传承周恩来精神。同时,班级也会开展各项文创活动,阅读周恩来著作、欣赏周恩来题材的影视作品、每人讲述一个周恩来故事,组织参与志愿服务等富有创新精神、具有班级特色的活动。开展的各项活动,可以使学生更深刻领会了周总理的伟大精神。





3.周恩来精神为楷模,班风优良展风采
在学院领导的深切关怀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班委、团支部的精心组织和引领下,全班同学齐心协力,积极追求思想进步。他们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的先进性和引领作用。以良好的班风促进学习风气的形成,以局部带动整体,致力于打造既有活力、又有实力、更有魅力的班集体。班级成员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各类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汲取前辈精神,共筑青春梦想,同学们在深入学习学院优秀学长学姐的先进事迹后深受启发,纷纷投身到各种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中去。

4.传承周恩来精神,实践理论双丰收
在周恩来班的创建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踊跃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将恩来精神的崇高理念深植于学生心灵,让它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三年疫情,刺骨寒风中,我们始终坚守职责,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工作。在那片宽广的绿荫场地,随处可见班级同学们的身影,他们无畏严寒,挺身而出,维持秩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恩来精神。
同时班级同学积极开展志愿支教服务,有些同学进行了线上“云支教”活动,有些同学开展了线下走进地方的支教服务,用行动展示了自己对周恩来精神的理解。


班级未来工作展望
学生们即将踏入大四,站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即将迈向实习、就业与择业的道路。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要保持一颗谦虚而不骄傲、坚定而不浮躁的心,持续努力,深入学习,结合个人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在即将到来的实习中,我们要能够将周恩来的伟大精神融入到社会实践中,让这种精神在我们的行动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在实习岗位上,发扬周恩来总理的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工作中,脚踏实地,为党的事业、为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要始终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学习他的光辉事迹,以史为镜,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实践中加以改正和完善。不断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周恩来的精神为指引,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文化旅游学院2021级法学1班|承鸾凤之志,绘文旅新篇
基本情况
我们是黑河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法学系2021级法学班全体同学,现在籍人数 51人,其中男 17人,女 34 人。团员 35 人,入党积极分子 22 人,预备党员 4 人。班级近 1/3 同学参与疫情防控工作,11 人相继参加了各类征文比赛;3 人相继参加了各类演讲比赛;班级荣获黑河学院最佳书香班级奖,在五四精神系列活动中获团体二等奖,2022年21级法学1班团支部在团支部对标定级工作中获得四星级团支部,同年荣获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在创建周恩来班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参观周恩来总理故居,参观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班建设,周恩来125周年诞辰主题班会活动,听恩来故事学恩来精神等主题特色活动。
先进事迹
1. 周恩来故居:大鸾从这里腾飞
我们去参观一代伟人开国总理周恩来故居。周总理故居有周恩来的诞生地,年少时候的读书房、周家主堂屋、乳母住房、嗣父母住房等等,整体都是青砖灰瓦的木结构建筑,具有明清时代典型的苏北民居建筑风格,虽然风格并不华丽,却有令人如沐春风的书香之气。周恩来故居是周恩来12岁以前生活过的地方,清宣统二年(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1978年9月,经保护、修缮将故居恢复到周恩来离家去东北时的原貌。1979年3月5日,周恩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周恩来故居总占地面积1987.4平方米。 周恩来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共有大小房屋32间,为青砖、灰瓦、木结构。故居宅院系清咸丰(1851年—1861年)到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所建的青砖瓦木结构平房,具有明清时期典型的苏北城镇民居建筑风格。参观过后,我们被周恩来总理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深深震撼,争创周恩来班的想法在心中悄悄萌芽。



2. “恩来精神” 浸润家乡学子
我们来到了淮阴师范学院,参观淮阴师范学院的校园环境以及学习创建周恩来班的相关经验,在创建周恩来班工作中要结合院系特色,专业特色,在结合10+N主题创建活动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具有创新性的活动,不断发扬传承周恩来精神,深化核心价值观培育。开发本土教育资源,将传承周恩来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与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凝练“志存高远、勤学善思、勇于担当、文明有礼、博雅多才”的人才培养核心目标,构建“课程、研究、实践、环境、机制”五大支撑体系,强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塑造。举办周恩来生平事迹图片展、周恩来精神报告会等主题文化活动,营造传承周恩来精神的校园环境。成立周恩来青年读书会,组织教师与大学生多交流、深接触。积极推进周恩来精神与第二课堂线上线下融合,支持班级建立主题微博。
3. 周恩来诞辰 125 周年主题班会活动
在周恩来诞辰125 周年之际,班级举行了周恩来精神的探讨班会。在会议中班长吴鑫宇同学感悟:“周恩来总理常说,“我是总服务员”,体现了周恩来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服务最光荣、最崇高的价值观。”我们积极以周恩来精神为向导,传递恩来精神,了解周总理一生爱国爱民的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勇于担当,一心为国。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他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奋勇前进。2021级法学1班以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与恩来精神的勇于担当,一心为民精神为指导,必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贡献我们法学力量。吴鑫宇班长在班会时所举列恩来精神的积极进取精神、刻苦好学精神、甘当公仆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勇于创新精神、严于自律精神必将烙印在21级法学1班每一个人的心里。在将来学习与工作中,努力实践,传承与发扬恩来精神。
4. 观“恩来”电影,立长远之志
在周恩来诞辰125周年之际,黑河学院文化旅游学院 2021 级法学1班于 2021年11月16日开展了“观‘恩来’电影,立长远之志”主题活动。希望班级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追寻伟 人足迹,追思恩来精神,全面发展班级建设制度。班长吴鑫宇同学和团支书白钰同学向同学们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背景以及意义。随后开始播放了周恩来系列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该片讲述了 1961 年,周恩来到革命老区河北省 邯郸市武安市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里农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真实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深入最基层调查研究的感人故事,思想性、艺术性很强,是开展创建周恩来班实践活动的鲜活教材。通过此次活动,班级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周总理“我们的一切 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一切革命者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 人民的勤务员,先当群众的学生,后当群众的先生。反对包办代替,做官当老爷,站在群众头上瞎指挥。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执行群众路线,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他把对人民的奉献作为 自 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精神。忠诚于人民,就是坚守人民立场,在执政理念上坚持人民至上,在价值宗旨上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工作中的周总理精神,追寻伟人足迹,深化班级文化建设,服务社会。
5. 最佳书香班级-读班级著作
为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读书的热情,引导师生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增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成效。在2023年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黑河学院学生会开展了世界读书日“四月芳菲,书香致远”主题系列活动,21级法学1班开展读恩来著作读书会,会上大家分享了各自所读的恩来著作,发表了各自的心得,大家在会上如火如荼的交流各自的看法,讲述恩来精神对自己的影响,在此次活动中,21级法学1班荣获最佳书香班级奖。
班级未来工作展望
班级里每名同学都要做周总理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弘扬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践总理精神,做新时代的杰出青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传承与发扬光大!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集体志愿活动及社会实践,每学期不少于3 次。全班同学去其他设有周恩来班级的高校参观、学习、交流、共享心得理论及实践分享。全班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活动,从中去成长与发展自我,更好地将恩来精神发扬光大。开展大学生人生规划及人生正确定位讨论会,使班级 同学能够真实的看清当代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对未来生活工作 的就业打算,使自己能够了解自己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适时调 整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人生奠定一定的基础。将专业的法学精神与“恩来精神”相结合,做到融会 贯通,在学习中去传承与发展,在实践中去见证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