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
 首页 | 部门概况 | 学生管理 | 公寓管理 | 思想政治与国防教育 | 大学生资助 | 心理健康教育 | 党员之家 | 规章制度 | 周恩来班 | 部长信箱 
站内搜索:
  思想政治与国防教育  

省委副书记杜宇新同志在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1年09月29日 00:00  点击:[]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省委批准召开的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交流中央16号文件下发五年多来我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

五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和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把握规律特点、探索方法途径、推进改革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保障高校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中央16号文件下发后,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有关部门和各高校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落实责任分工,完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大力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阵地建设、实践育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师德建设等工作。制定政策文件,开展督导检查,推广典型经验,有力地推进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第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教学状况显著改善,说服力和感染力明显增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聘工作,通过推荐、试讲和考评等方式,选拔优秀教师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来,思政课教师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28%。采取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实践考察、教学大赛等措施,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快速发展,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及6个一级学科、4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案例式教学在全国产生影响、理论网站辅助教学被广泛关注,课题制教学、实践教学等模式不断深化,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第三,精心设计载体,积极开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深入开展“四进社区”、“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全省高校共组织各类志愿服务队1000余支,促进了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理想信念,增长本领和才干。我省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奥运服务受到表彰;2009年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期间,3000赛会志愿者和以大学生为骨干的十万城市志愿者,保障了赛会高水平完成,充分展示了我省大学生崭新的精神风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的同时,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和国内外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大学生党员比例从2004年底的6.8 %上升到2010年6月底的10.5%。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广泛开展“三型校园”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断丰富。

第四,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显著提升。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对1600余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了3轮全员培训;大力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举办18期培训班,培训2000余人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制定政策措施、督导检查、交流研讨、表彰奖励等方式,规范和引导辅导员队伍建设;设立培训与研修基地,对1300余名辅导员骨干进行了专业化的培训培养;落实政策,逐步增加辅导员数量,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明显加强;开展“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

第五,坚持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进一步增强。认真执行国家“奖、贷、助、补、减”等资助政策,完善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长期稳定助学机制,全省已有63.4万人次贫困大学生得到资助,涉及金额10.67亿元。大力开展勤工助学,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困难,有效缓解了家庭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开辟和扩大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就业新领域,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教师,编写专门教材,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预警监控网络,连续四年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和“龙江五月阳光行动”,有效地减少了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极端事件的发生。

五年多来,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在一些重大是非面前,当代大学生展现了良好的政治素质、强烈的爱国热情、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在抗震救灾,举办北京奥运会、世界大冬会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中,我省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做出了突出贡献。一大批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扎根基层,体现了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全省高校多年持续保持稳定。实践证明,当代大学生不愧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代,是充满理想、大有希望、值得信赖的一代。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得益于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高校的不懈努力,得益于广大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勤奋敬业和无私奉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比,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相比,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和部门没有摆到重要位置,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格局还有待完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在一些高校还没有得到完全贯彻落实,少数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高校研究探索不够,新方法、新途径、新手段不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教学和管理“两层皮”、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和阵地资源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考察学习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数量和质量与快速增长的学生数量以及大学生的需求不相匹配,有的高校远未达到上级的有关要求。这些问题,要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解决。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调研时也强调,要认真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把传授知识技能与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起来,大力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国家大政方针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也是严峻的。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变换名目的各种渗透活动不断加剧,争夺青年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和艰巨的;随着国内改革步入“深水区”,各种矛盾凸显,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尤其是黑龙江作为边远省份和欠发达地区,一些矛盾和问题对大学生影响更加直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沉淀的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我省一大批高校负债办学,承担着较重压力,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高教强省,还有相当繁重的任务需要去完成,有些问题处理不好极易产生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个体价值观选择的多样性日益突出,一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迷茫、理想模糊、诚信缺失、心理脆弱等情况。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按照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央16号文件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必须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在大学生中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一是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具体工作,培养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创新途径和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加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在大学生中培养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懂得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引导大学生发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扎实推进“六个为什么”学习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澄清模糊认识,解决思想疑惑,引导他们进一步树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信念。三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省情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独具地域特色的优秀精神资源,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四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创建诚信校园”、“树立诚信丰碑、争做文明大学生”、“设立诚信考场”等诚信教育活动。把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诚信档案,完善诚信制度体系。

二、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主渠道。有关部门和高校要花大力气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一是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总结推广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广泛使用具有龙江特色的案例教学辅助教材,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掌握案例教学方法,鼓励广大教师大胆尝试启发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积极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大力开展实践教学,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深化考试考核改革。提倡灵活多样,理论联系实际,能够鼓励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考试方法,逐步建立道德认知与实际行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日常思想状况与关键时期表现相结合的考试考核办法,把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奖、免试推荐研究生、毕业鉴定的重要指标和依据。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充分利用我省博士和硕士学科点较多的优势,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搭建更好平台,为多出优秀成果、多出优秀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强化学科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支撑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必须承担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必须设在这一机构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骨干必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骨干,必须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四是开好形势政策课。高校党委常委(委员)和院系党委(党总支)书记都要承担形势与政策教育讲课任务,要列进课表,排上日程。省委已经建立了省领导联系高校制度,省级领导将深入高校作形势政策报告。各市(地)和有关部门党政负责同志也要经常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并形成制度。五是加强教学科研机构建设。设置独立直属学校的二级机构,是中央的严格要求。当前一些高校还在犹豫观望,态度不坚决,个别高校甚至无动于衷。无论哪级哪类学校,分散了的,要集中起来;合并了的,要独立出来;层级低的,要提高上来;已经建立的,要进一步加强。这件事年底前办完,高校工委要加强督办。

三、进一步创新工作载体,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改革创新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动力。要紧密联系时代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方式方法,拓展渠道途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一是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明确要求。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各地各高校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有效措施,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制度与经费保障,使社会实践常态化、长效化。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凝练内涵深刻的文化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形成一批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点和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成果和品牌。要更加关注影剧院、网络平台、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强化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体育馆功能的开发拓展,通过校训、校歌、校徽的影响,学习型团队建设,各种论坛和读书等活动的开展,真正把大学更多的文化功能发挥出来。要充分利用重要纪念日、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三是加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力量,及时研判网络舆情,严格审批校园网内开办交互式网站,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教育性、互动性的主题教育网站、网页和栏目。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支持和指导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设博客,推出一批精品。加强对校园网信息安全管理,增强对网上不良信息的掌握和处置能力。四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不断加大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力度,党的关系在市(地)的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计划要单列,力争我省大学生党员比例尽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探索成立高校工委党校,加强对高校党务工作者和大学生党员骨干的教育培训。积极推进学生党建工作进寝室、进公寓、进学生会、进社团,使党建工作覆盖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所有角落。五是加强对学生组织的科学指导。发挥高校共青团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培养和树立一批优秀大学生和大学生先进群体典型,在大学生中营造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六是深入开展“三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三型校园”建设的研究,探索建设标准,总结交流经验,努力使“三型校园”建设成为高校的一项日常性工作,成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四、进一步强化环境育人功能,大力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环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各地各部门各高校

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一是推进社会环境育人。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二是推进舆论环境育人。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时代主旋律。特别是要大力宣传报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和事迹,让全社会都来了解和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完善论坛、讲座、报告会等管理,确保各级各类宣传文化阵地坚持正确导向。三是推进文化环境育人。文化部门要多创作针对大学生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精神文化产品,多开展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为他们提供优质便利的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切实增强重点新闻网站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力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四是加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各级党委政府要开展净化工程,主动把整治高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列入议事日程,坚决取缔干扰高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学校要强化校园环境整治,及时依法清理各种不良广告和推销考试作弊工具等行为,净化育人环境。高度警觉宗教渗透活动,抓住教育引导、阻断渠道、依法处理三个环节,坚决抵御宗教对高校的影响渗透。加强对国际会议、外聘专家(教师)、中外交流和合作项目的管理,严格境外机构资质审查,坚决防范境外不良非政府组织对高校各种形式的渗透活动,切实维护学校秩序和社会稳定。五是加强对高校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监管。加大对高校基本建设、科研立项、职称评审、学科专业评估、招生录取等工作的监管力度,规范使用科研经费,严格实行校企分开,建立反腐倡廉预警机制和廉政情况评价体系,健全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校滋生腐败问题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建立学术不端行为惩处机制,严肃处理学术不端事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努力培育严谨、科学、务实、健康的学术氛围。

五、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

高校各级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把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队伍,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一是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坚持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的目标,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要求,配齐配强一线辅导员。强化专职辅导员的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落实双重待遇,实现双线晋升。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解除辅导员的后顾之忧,努力建设一支热爱学生工作、具有较强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二是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严格实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政治关、业务关和师德关,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400的比例配备专任教师。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机制,采取搭建平台、提供条件、联合培养等措施,努力打造在省内突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努力建设一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班主任应从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中选聘。完善班主任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要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前三件事中的硬性比例要求,都是中央统一提出的,存在差距的高校要逐一作出专门计划,限时达标。四是加强队伍的培养培训。组织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将其纳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有计划地对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培训。采取切实措施,组织更多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实践考察活动。认真落实《黑龙江省2010-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规划》,继续办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使教师系统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与理论水平。五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基本准则,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坚决克服“重言传、轻身教;重学高、轻身正;重功利、轻理想;重物质利益追求,轻教育责任履行”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真学、真信、真情传播、真诚实践党的理论,与真理同行,知行统一。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在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所有教师都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决不允许在课堂上传播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错误思想和观点。

六、进一步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讲道理,以真理服人,又要办实事,以真情感人。要从解决思想问题着眼,从解决实际问题着手,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大学生亲身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一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要把大学生就业服务作为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问题,摆上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确保不少于38学时。加强省级毕业生就业与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就业服务系统,认真落实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和自主创业扶持措施,积极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条件。扎实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毕业生应征入伍等各类项目招募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二是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完善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资助政策体系,落实好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制度。努力推进助困育人,积极开展“爱心工程”和结对帮困活动,帮助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扩展和增强竞争本领,使他们不仅在生活上自立,同时在精神上自强;不但在经济上解困,同时在思想上富有。强化资助过程中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使受资助学生坚定信心,热爱学习,立志成材,回馈社会。三是在细致入微的服务中不断增强育人功能。管理和服务部门要彻底转变衙门作风,把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作为重要课题,不断探索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机制和手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学生宿舍、食堂、活动中心等场所的管理,满足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本专科生一律以班为单位集中住宿,决不能按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区别对待。公平对待学生,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尊严地在大学里学习和生活。四是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积极开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示范学校,建设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基地,不断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寝室”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预警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七、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对于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切实抓紧抓好。一是进一步形成整体合力。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16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建立目标责任制,切实把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到实处。各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互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各地各部门各高校都要在经费投入、人员编制、政策待遇等方面创造条件,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评估。研究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每四年开展一次工作水平评估,对各地各部门进行专项督察,对高校进行专项测评。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高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高校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奖惩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三是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确保高校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集体。高校党委要充分发挥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院系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把优秀党员和教师选拔到重点和关键岗位上来,选好配强党委(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更好地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0年9月3日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温家宝总理7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下一篇文章:刘延东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关闭

     首页 | 部门概况 | 学生管理 | 公寓管理 | 思想政治与国防教育 | 大学生资助 | 心理健康教育 | 党员之家 | 规章制度 | 周恩来班 | 部长信箱 

    版权©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
    技术支持:黑河学院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