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黑河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召开新学期集体备课会,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与课程教师齐聚明德楼,以"聚焦心理育人 赋能成长力量"为主题,通过多元研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新路径。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陈丽华全程参与指导,为构建"全周期、立体化"心理育人体系擘画蓝图。
聚焦学生心理特点共研教学创新路径
本次备课会立足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针对学业焦虑、人际冲突等高频问题展开深度研讨。课程组创新采用"案例众创"模式,将教师收集的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库。
"我们要让心理课走出说教范式,打造沉浸式课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刘恋老师建议新学期推出户外实践课程模块,带领学生拥抱自然,促进身心发展。
构建全周期课程体系打造心理育人新范式
值得关注的是,备课会前课程组深入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需求和建议,87.6%的学生喜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数据支撑。陈正堂老师提出的"四阶递进"课程模型获得广泛认同,拟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大学全程:大一侧重适应教育,大二强化人际构建,大三专注压力管理,大四着力生涯规划。
"教育要看见每个独特的灵魂。"陈丽华副院长在总结中强调,本次备课提炼的"兴趣导向+问题驱动"双引擎课程模型,标志着心理健康教育从知识传授向成长赋能转型。学院将全力支持课程创新,计划在年内建成"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的三维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未来将持续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助力学生健康成长。